为什么北上广智慧建设能走在最前列

 ·  2021-07-06 16:37:58  ·  北京瑞铭安普科技有限公司

北上广深智慧城市建设为什么能够走在前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智慧城市的发展与经济水平基本呈正比关系。纵观目前智慧城市发展较好的城市,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弱。

 

 

  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杭州、苏州、武汉、天津、南京、成都居于智慧城市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包括青岛、重庆、宁波、郑州、长沙、无锡、济南、长春;第三梯队包括贵阳、石家庄、厦门、福州、大连、沈阳、哈尔滨等。

 

  北上广深经济基础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观念和创新也是重要因素。北上广深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的交流机会要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同时北上广深信息发达、人才汇聚,无论是观念还是创新,都比较超前。从而决定了北上广深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引领地位。

 

北上广深智慧城市建设的全球视野

 

  北上广深智慧城市建设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落地实施,都注重实效,因此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纵观北上广深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普遍具有前瞻性。

 

  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3月,北京市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纲要》提出“智慧北京”的发展目标:实施“智慧北京”八大行动计划,建成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人口精准管理、交通智能监管、资源科学调配、安全切实保障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伴随市民一生的集成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数字生活环境,基本普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引领企业创新变革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全面构建以市民需求为中心、高效运行的政府整合服务体系,形成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信息化整体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全面跃升。

 

  2020年11月,北京市又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征集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

 

  为加快推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上海市2016年9月就出台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2021年1月,上海市发布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标志着上海正式吹响了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集结号。

 

  2018年7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深圳将强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实现“六个一”发展目标,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021年1月,深圳市又发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定下深圳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到2025年,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

 

  2016年,广东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建成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将广州市建成广东乃至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样本。《广州市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把广州定位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先行区”。《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8年,广州实现了智慧城市基本框架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城市智慧化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从中可以看出,北上广深智慧城市建设的全球视野。

 

       务实进取,注重智慧城市应用落地

 

  北上广深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者和引领者,一直注重智慧城市的实效和应用,因而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落地也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以广州为例,2017年2月,广州市政府发布加快新型智慧城市规划,计划到2020年,建成广州市智慧政府、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项目。智慧政府方面,做到95%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智慧医疗方面,促进电子病历等数据库融合;智慧交通方面,促近核心区路况精细化监控;智慧城管方面,建立视频资源管理云平台。

 

  2019年广州陆续迎来了首个智慧地铁车站、人脸支付、智能课堂等众多应用案例。

 

  2019年1月,升级改造完成的广州交警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正式启用,该指挥中心创新提出“125”战略构想,即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五张图勤务运行机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使得各个系统数据互融互通、智慧辅助作战,清晰展现指挥调度、缉查布控、执法监管、事故预防、便民利警、信号设施、智慧路口七大应用场景,真正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深圳提出将融合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数字底座,打造城市智能中枢,推进业务一体化融合,实现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和全场景智慧,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

 

  

  北京以“一核一主一副”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以一个主心,一个副中心发展智慧城市。2019年,北京以城市副中心为试点、以人为本、以宜居宜业为目标,围绕市民生活、城市管理等方面展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初显成果。

 

 

  北京市提出,北京将成为互联网创新中心、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全面建成光网城市,政企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千兆,百兆宽带成为主流。5G实现全覆盖,用户突破2000万;有线电视数字化及高清交互普及率达到90%;公共交通全面实现准点预报。北京智慧交通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八大应用系统”为框架,涵盖171个子系统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智慧公交方面,北京已经实现了“一码通乘”。在公共服务方面,推动各领域公共服务与“北京通”深度对接,2021北京提出的这些目标,已基本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北上广深等城市智慧城市支持技术和系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创造了中国科技抗疫的奇迹。雄辩地证明,智慧城市不是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科技应用。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广州深圳智慧城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019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国际视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纲要》提出,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建成智慧城市群,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共同推动大湾区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增强通信企业服务能力,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未来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规划实施,让广州、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也让广州、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提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中心城市,广州、深圳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以深圳为例,一直以来,深圳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先试先行,为全国乃至全球树立了典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深圳从2015年开始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进入信息社会中级阶段的城市,信息社会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中,深圳连续位居全国第一。

 

  2019年8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创办于2011年,由联合国人居署、世界经济论坛、西班牙工业部、巴塞罗那市政府等组织支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城市和社会智慧化发展和转型的智慧城市主题展会,也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风向标,被业内称为智慧城市行业领域的“奥斯卡”,在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将成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把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数据中心放在深圳,必将推动深圳智慧城市迈向更高台阶,并将催生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以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广州、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将迈上新的台阶,并形成“双雄”效应。

 

 

  北上广深智慧城市建设,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北上广深智慧城市建设,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落地实施,都彰显出不一样的全球视野。他们的探索和实践,将极大地丰富中国乃至全球智慧城市发展和应用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