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打造宜居高品质生活空间

 ·  2021-03-26 18:14:37  ·  北京瑞铭安普科技有限公司
    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中强调“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考察时都强调,要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目标,初步建立“共同缔造”的长效机制。在城市社区,可在正在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的基础上,解决改善小区绿化和道路环境、房前屋后环境整治、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问题。要决策共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政府与社区居民交流的渠道,搭建社区居民沟通平台。
 
智慧社区建设是助力城乡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

一、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
    智慧社区平台提高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凡涉及城乡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牵头,组织广大居民群众协商解决。通过全方位沟通交流,帮助居民养成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可探索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二、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
    智慧社区建设可以助力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做好与城乡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教育事业、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公共法律服务、调解仲裁等公共服务事项。提升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居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
    智慧社区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心口相传的城乡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
四、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
    利用智慧社区平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五、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发挥智慧社区的作用,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完善心理疏导机制,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专业社会组织,加强对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困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群体的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重点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农村社区相关机制建设。
    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城乡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引导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队伍加入到智慧社区平台,在物业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家事纠纷、邻里纠纷调解和信访化解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依托社区综治中心,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城乡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全面提高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防范打击黑恶势力扰乱基层治理。
六、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
    提高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重点工程,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强化“一门式”服务模式的社区应用。
   运用智慧社区平台引导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按照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务实推进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发智慧社区移动客户端,实现服务项目、资源和信息的多平台交互和多终端同步。